- A+
杭州库存回收公司带你解读服装业浸泡20年,经历了美邦从期初干掉香港的佐丹奴,随后成为中国的第一大休闲装品牌,及至近几年的衰落。
1)ZARA一直崇尚“多品种小批量”进行快速市场测试,只有好销的款式才能由当地店长进行订货。其本质是“顾客导向”。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几乎没有库存,坏处是品种太多可能需要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ZARA快速扩张期基本做到了,但近来由于供应商在亚洲倾斜导致质量问题的增多。
用另一种说法是:ZARA供应链管理前一阶段是以“推”为主(多品种小批量推向市场),后一阶段是以“拉”为主(取得市场需求之后由店长订货,即市场拉力)。
2)美邦在学习ZARA初期基本只是遵循了ZARA快速整合供应链的部分,但忽略了ZARA以“客户为导向”的部分。这基本上从美邦的本质上无法克服,因为美邦的铺货系统是大量经销商打底,自建的直营系统却还没到发力的时候,所以无法做到像ZARA那样“对访店顾客快速反应”,从而导致销售速度大大慢于生产速度,库存增多是必然结果。
即:美邦学习ZARA供应链只有“推”的部分,想形成的“拉”力心有余力不足。
3)美邦内部其实有人提出过反对意见,但其老板周成建很强势地认为“必须保证生产量来保证销售量”是正确思路。这说明本土企业在管理风格上还是基于“老板风格”,而不是基于“数据分析”。我个人认为是本土企业的DNA级因素,无法克服。但正如文章所指出的那样,让我们期待以周成建为代表的本土服装企业掌舵人加快学习,从战略高度上看待“老板和管理层的互动”,逐步成长为世界级企业。
4)说到底,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ZARA几乎100%自营店可以做到从设计/市场测试/铺货一条龙的坚持“客户导向”,而美邦由于销售渠道因素(加盟商+自营店)无法做到,在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上先天比不上ZARA,加上作出了先生产的错误决策,库存增多是必然。
根本原因是美邦供应链“推力有余而拉力不足”。导火索是老板周成建做的错误决定,由此可能有人推论出民营企业的个人管理风格也是其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QQ:283660284
网站:www.0571kc.cn
外贸库存论坛:www.chnyb.com
官方QQ群:674352256
- 我的微信
- 义乌库存收购公司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义乌库存回收公司
-